药占比,让医生头痛不已 !

2016-10-25   



近日看了网络媒体上“坑爹的四个医院指标”一文深有同感,写出了大家的心声,在此赞一个!然而坑爹的远不止这四个指标,我这里给大家补充一个令医生们头痛不已的考核指标----药占比。在讲这个药占比之前先讲一个小插曲。



“药占比”要超标,一定要控制


在门诊里忙了大半个上午,病人总算少了点,导医护士走了进来告知:上午下班了科室所有医生要开一个短会,不能缺席!这种情况在医院里上班的估计都碰到过。没办法,下班了!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带着饥肠辘辘的肚子去参加科室会议。主任也是好人,一上来就声明:会议时间不长,不耽误大家吃饭!但是事情很重要,与大家奖金挂钩!这个月医务科已经预警了,提示我们科室的药占比已经快超标了,现在10月份离12月底还有2个多月!提醒一下几位用药量大的同事。这里我点一下名:赵医生、李医生、王医生……医院的规定大家都知道,指标决不能突破,一定要想办法控制,否则年终绩效奖金要扣罚了。用什么办法自己看着办!没有超标点名暂时松了一口气;超标被点到名的叫苦不迭,其他人也议论纷纷。


这年头,医生真TM不是人做的!既要给病人看病,还得控制药费!不用药,我们内科医生怎么给病人治疗!科室的有个同事恨恨地说道。此言一出,大家纷纷附和。主任苦笑着看着大家,“没办法,这种事大家一起努力吧!骂也没有用!年终考核时药占比超标,科室不能评先进、要扣绩效奖的!这个事情医院不管大会,还是小会都一再重申了的!大家一定要重视,想办法把药占比降下来!其他事情没有,散会!”大家一哄而散,可是问题还得要落实到每一个人头上。尤其是已经超标的和即将超标的医生压力很大!



了解一下“药占比”来源


有关部门为逐步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针对各级医院因“以药养医”推高了看病贵的现状,采取各种举措改变药品虚高的状况,压缩药品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空间。以达到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减轻老百姓看病的负担的目的。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17年,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总体降到30%左右。


所谓“药占比”是指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例。其计算方法为: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药品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其他收入)。提出控制药占比的方法作为解决群众药品费用偏高问题的一个尝试,但是紧靠一个“药占比”和其他的一些指标的控制达标能达到看病贵的目的吗?


答案是:不~可~能~~为什么这么肯定呢?我们来看看医院是如何实施药占比的达标控制就知道了!



应对药占比,医方是奇招频出


按照药占比的计算方法: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药品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其他收入)医院要控制药占比,肯定要从药品销售来控制。医院每年的业务总量有一个大致水平,药品销售的水平(暨药占比)只能维持在主管部门下达的控制指标内才能通过年度考核,否则医院会受到主管部门的处罚。


这时候药占比要达标,医院会把这个指标按照往年各科室药品销售所占收入的比例来分摊到各科室。有的科室用药量大(如内科、肿瘤科等)指标相对高些、有的科室(如外科、儿科等)指标低些,总之综合之后肯定要在上级核定的指标之内。一旦超过规定,医院会毫不留情地处理。也许有人会说这是惠民利民的好事呀,医院执行就可以了,能有问题么?这就涉及到公立医院改革的问题了。医院本来通过药品销售获取大量的利润来养活自己的员工、维持医院的正常运作。药品销售受到控制,政府通过了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来推动这个工作。但是由于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补偿政策并没有全部兜底,导致公立医院还需要自身盈利才能养活自己的员工。于是各科室的应对手段也是五花八门,招各种奇招怪术都出现了。


药品不够、检查凑。药不赚钱了、政府又不能养活医院,于是高端设备检查、各种化验满天飞的情况出现了。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开CT、核磁共振等检查。这些检查费用都相对比较高,无形中就降低了药占比。“药占比”貌似控制了,但看病贵一点都没有缓解;


医院没有、院外购。一些价格高、疗效好的药品,医院出于控费的目的不在采购。于是出现了医生开好处方,病人拿着单据到医院周边药店去买药的现象。这种情况各大三甲医院周边药店林立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看起来药占比达标了,实际上老百姓药费还是贵;


真的不行再虚构。“坑爹的四个医院指标”一文也指出,虚构一些病人,扩大分母的基数、减少分子的含量;这种情况估计不会少见;


实在不行就拒诊。你的病人看的越多、用的药肯定不会少,如果与你个人利益无关,估计医生会认认真真地看好每一个病人;可是你的药占比超标了,看一个病人你就要被扣一定数量的绩效,估计谁也吃不消。这样一来只好以各种原因将病人拒之门外、或者推到其他医生处了。


这些招数医生们也不想用,可是这种管理办法下,你不干就吃亏!政策的不配套、管理办法的简单粗暴逼得你不得不干!


说实话,不管是药占比、还是平均住院日、均次费用、抗生素使用比例、静脉输液率等等,医学的东西应该遵循医学本身的规律来办事;至于医改政策、费用控制、报销比率、药品采购、招标等政府的事情应该交由政府实施,前提市政府要受到社会各界良好监督,避免黑箱操作。


简单地用行政指令来片面地强调药占比、均次费用等管制政策难以达到目的,反而会导致各种乱象发生。


版权声明:本文 转自:医疗圈那点事。 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文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阅读 1383              (0)

点这里,了解永久免费的好医师诊所管理软件

关注众意好医师微信公众号


官网地址:http://www.haoyishi.com.cn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

Copyright © 2012-2022 广东众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公网安备 44049102496137号

[粤ICP备11104217号]